Quantcast
Channel: 尹才干—中国图像诗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35

范良伟:图像诗的A面B面——从尹才干的图像诗说起

$
0
0

图像诗的AB

——从尹才干的图像诗说起

范良伟


近年来,图像诗作为诗坛的一种奇葩现象,引起了诗歌界不少争议和非议。作为当代图像诗歌第一人,武胜籍诗人尹才干,对图像诗艺术形式和内容的常态和变式,进行了积极探索研究,他试图“戴着镣铐跳舞”,在诗与图像之间搭建一条通道,找一条诗画同源之路。这种用诗歌文本图案形式构筑的诗,完成颠覆了人们用意象营造起来的意境。因此,评论者作了正本溯源的研究,应该是非常有益处的。


A

读诗是痛苦,尤其是先锋派诗人的诗。很多现代诗只是一种单纯的文字游戏,内容浅薄。有的为了薄眼球,不惜用低俗来勾引读者,吊读者胃口。而尹才干的图像诗,它就不是这样。作为一种创新,在“读”与“看”中,让读者获取多重的审美享受。如尹才干《诗人的奖杯》:


我是

太阳的影子

你是月亮的情人

这是我的获奖作品

$

◎◎

&

口$

诗人这个称号

是大地给我的奖杯

不管你能否破译我的作品

你都是拥我入怀的知音

 

诗人从形式上看植入了一些符号,而且巧妙地有意识地把诗排列组合成一座象形的奖杯,立体地直观展示了“显形的画”,且不说“隐形的画(诗的意境)”,单从组合群体的图像美就可以让读者有了视觉冲击力,立体化符号化,符合现代读者快餐化的阅读习惯。读者不再囿于传统的程式,不再按诗歌的起承转合的手法操作。诗人更强调了形式美感,也就是图像美。尹才干的图像诗,简而言之,就是诗加图像,在图像中创造诗意,在诗意中营造图像。至于效果如何,诗人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尹才干说,图像诗的创作流程,一般先思考诗歌的语言和诗意,再根据诗歌要表达的主题来构思图形。更多的是边写诗边形成图形,边修改图形,达到王摩诘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诗人能打破常规,创新发展出图像诗,这是可喜的现象,说明诗人们在摸索创新的路子。单从技巧上来讲,古诗有增减字创意,今有增减笔画来呈现诗意,尹才干在象形、文字行阵、图案关联、符号嵌入等方面是下了功夫的。由“旧瓶装新酒”到“新瓶装新酒”的过程,是艰难的。且看梁晓华的《中华千年盛世的钥匙》:


中华

盛世

千重花蕊

总随乱世狼烟起

零落碾成泥

看神州东风劲

开放浪潮急

这一把

开启

中华

千年

盛世

的钥匙

终紧握小平手里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山川草木无不赞美

找到开启千年盛世

钥匙的人


这就是被尹才干誉为“有一种视觉盛宴叫图像诗”的又一位武胜籍诗人梁晓华。笔名@天马长嘶。诚如诗人所说,进入21纪后,不少学者如王光明、王珂、周仲器……都在积极倡导图像诗的创作。作为美育教育中的重要载体,汉语图像诗越来越被人们认可接受。不过图像诗创作难度大,诗意与图像是否完美匹配,我看目前还没有完美的佳作出来。图像诗古以有之,并不神秘。笔者翻出N年前试作一首图像诗《镜》如下:

云月

箭与弓

绷紧弦儿

箭矢离长空

明如一盘池水

人间万事归其中


B

图像诗是有禁忌的,它不是自由的。尹才干说:①內容与图形应配合无间,相辅相成;②内容必须是诗,图形的安排有启发暗示功能;③有绘画修养;④要得意(诗意),更要得形(图形),千万不可得‘意’忘‘形’。作为新诗形式的突破口,尹才干的图像诗值得关注。不过,有的图案诗,写着写着就成了文字游戏,真正有趣耐读的图像诗佳作不多,短时间内想创作出好的图像诗难上加难。至少说,是在形式上的冒险,诗人孑孓说,“不管是谁说,不管怎么说,终是脱不掉文字游戏之嫌!”众口难调呀,对图像诗人的忠告,切忌钻入牛角尖,为形式而流于形式。

新诗的常态和非常态并行不悖,新诗艺术形式的探索终归有迹可循。现代自由诗的越来越自由,很少有章法,作诗的人要作秀,还与诗评家较劲,事实上,诗作泛滥成灾,大多无人问津。而现在的批评生态,如评论家冯晓澜所说,“捧杀”的表扬稿居多,故,文学批评失去了公信力。图像诗的创作当然有争议,龚奎林说,只有做到“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新颖而落俗套”,才可能是视觉盛宴。我担心的是,图像诗如何做到形神兼备。诗歌建筑美应该依附它的内涵,比如人有了精气神,才让人有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写诗是要有才情的,评论也是要有理论作后盾,像谢冕吕进,诗评者有时费力不讨好。初读尹才干的图像诗,你有一种快感,形式上的悦目,而细读之下,有些诗内容稍嫌浅薄,外观形式的变化,和内容的不变,应该有一把开启的密匙。不妨直言,有些诗人写的图像诗就是为了博大众的眼球,缺乏内涵不能与时代同步的图案诗,终究走不长久。

作为一种新的流派,尹才干的图像诗愈来愈有了参与者。作者有一首诗《塔》是这样的: 

王王

王王王王

土土土土土

土土土土土土

土土土土土土土


读者读时,我觉得游戏成分占了主体,而隐喻的故事情节,并不如诗人的臆想,能让多数读者理解认可。作者表达的天下大之莫非王土,而圣灵的“主”能否拯救苍生?我看还是一场游戏一场梦。所以,我认为图像诗的探索,弄不好会走入胡同。诗配画,画配诗,原本自然而然。人为拔高或降低都不利于新诗的发展。诗意才是主要的,文字图画般摆设应该为其服务。

作为一种新的诗歌样式,无论包装如何到位,它的内核是不变的。图像诗不但要图像精美,还要与内容同步,“小我”与“大我”,如果能做到情感真图案美就是佳作。关于图像诗的AB两面,读者是挑剔的,我相信读者才是最好的评论家。作为一个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尹才干先生对图像诗的创作研究之路还很漫长。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35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