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尹才干—中国图像诗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35

[转载]陶代伦:关于诗歌创作的一点体会

$
0
0

关于诗歌创作的一点体会

 陶代伦

 

谈诗歌创作,我虽不是评论家,但从多年来诗歌创作的实践与收获出发,谈点体会,与诗友们交流分享,感受诗歌创作的快乐,应该还是可以的。

2017年,对于我来说,是诗歌创作的丰收年。我先后在《星星诗刊》《绿风》《诗林》《中国诗人》《中国诗歌》《现代艺术》《参花》《四川人文》等省级以上国家重点诗刊和综合期刊发表作品30余首,部分作品被《诗潮》《作品》《北极光》留用待刊。在《中诗网》《中国诗歌网》《中诗微刊》等网络平台发表诗歌及推出作品60余首。获得《中国诗人》(20162017)年度诗人奖(含奖金、证书)。独立出版诗集《那条路》(北京现代出版社)。写出了几首在全国较为有影响的作品,如《最后的村庄》《人在旅途》《月亮去哪儿了》《那条路》《黄昏路上》《村庄的夜》《窗》《夏天的风》等。作品入选《中国诗歌档案》等多种选本。发表在《中诗网》“中国诗歌”栏目上的诗歌《那条路》,一直排行前列,目前人气已达60多万。

对于诗歌创作,我有如下的体会。

一、学习,夯实基本功,不断地练笔,是诗歌创作的基础

写作不能平白无故的写,前提是要学习。学习是多方面的,向中外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夯实基本功。我很庆幸,师从于尹才干老师。他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算得上是著名的评论家与作家。他的作品经典,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已有10余篇(首)作品进入5种版本的普通高等学校教材,30多所高校的专家教授将他的作品纳入研究范围。我以《尹才干诗话》(北京现代出版社2016年12月第1版)为指导,坚持习作,不断练笔。开始写的作品很简单,也很容易。如《今天不在朋友圈》,提笔便写,一气呵成。我这样写道:“早些年,我一直与阳光虚度;现如今,我陪朋友圈发呆;今天不在朋友圈,就我一个人,背上行囊走向远方,去寻找曾经镌刻的旧时光。太阳闪耀着光芒,月亮悄悄爬上山坡,别样的风景,美丽令人向望”。后来,写的作品就要含蓄厚重一些,逐渐开始了具有自我特色的诗歌创作。如《乡愁》,“从城市回到老屋,以故乡的旧时光为菜,取出腰间悬挂的一壶,乡愁牌老酒,邀明月清风入席,孤独惆怅斟酒,满满的一桌;不言他事,只饮乡愁。”

二、用诗歌语言提炼生活,采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力求画面清晰,诗意创新

世界是一个容纳、开放的平台,不需要有什么界限,把我们自己捆绑的特别狭窄。

诗歌的本质来源于生活,是为人民创作。用诗歌语言,通俗易懂地表达,让热爱生活的人们从诗歌中享受诗意生活。写作过程是艰难的过程,也是追求创新的过程。对个体生命来讲,是实践、修行、提升,不断获取生活的灵感。生活在变,创新意识也要随之改变。追求清晰的画面,形成自己的风格。如我在《中国诗人》获奖作品《最后的村庄》的评委简评中这样写道:“是谁向天空举起了枪,射出子弹般清脆的鸟鸣;我拯救不了,这个死去的村庄”。陶代伦的作品表述了对破败乡村的忧虑,对失落诗意的追怀。在这具有普遍意义或普世价值的呤唱中,诗人用诗句囊括和表达了对土地的眷顾、尊崇、敬畏甚至供奉。从这种深度的疼痛中,我们看到,现代城市文明对古老诗意乡村的侵蚀,以及诗人灵肉交融的境与象。”

三、掌握诗歌写作中的“跳跃”技巧,是写出高质量诗歌作品的关键

诗歌写作的技巧很多,包括主旨的确定、角度的选择、结构的安排、意象的组合,以及断句、跳跃、穿插、诗眼、诗感的处理等。跳跃非其他诗歌理论文章所阐述的传达意义上的词语与意象被打破或割裂的跳跃,是诗歌写作过程中跨度最大的跳跃。如我的作品《泪水》:“冰冷的风,苏醒神经;黎明的眼珠滚动,眨巴眨巴;雾里藏花挤出的一滴滴泪水,渗透潮湿的心;时光摇晃而恍惚,朦胧成夜的脸庞;那最浓重的一滴,像灿烂的流星飘走,坠入大海,点燃整个海洋,千艘帆船在晶莹中醒来。”诗中明显有跳跃度极大的、非直线型的写作思维形态。

四、自信生活、自信写作,克服浮躁心里,以良好的心态反映生活

《诗经》既是我国古代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一部古代的生活总集。有生活,就有时代感。一定的生活是一定时代的生活,一定时代必有一定的生活。生活是艺术之源,也是艺术魅力所在。诗经的赋、比、兴的艺术表现,都是物性显现的心灵。

一些作者沉醉于外衣,比如“某作家协会会员”这件外衣,不少的作者被它俘虏。这是一个拥有一万多会员的国家级协会,认真考究一下,这个庞大的协会里,有多少人写出了经典作品呢,是名副其实呢。事实上,某作协里面的“注水作家”、“注水诗人”大有人在。不过我也奉劝诗友们,别太花心思在那些外衣上,静下心来,以良好的心态潜心写作,写出真正属于人民的好作品。

中国著名评论家朱先树老师,20171216日给我写下了一句鼓励的话:“陶代伦,你的诗能越写越好!”我也祝愿诗友们的诗歌越写越好,写出佳作,写出精品。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35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