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尹才干—中国图像诗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35

现代视域下的乡村叙事——浅谈唐铭长篇小说《库楼》

$
0
0

现代视域下的乡村叙事

——浅谈唐铭长篇小说《库楼》

尹才干 

(小说创作讲稿,一家之言,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新世纪以来,就广安当代的小说创作而言,无论是长篇巨制,还是短篇碧玉,传统视域下的历史题材的创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使历史传说的演绎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近年来,作家唐铭站在时代的认识和审美高地,对自己熟悉的乡村世界进行了全新的审视和艺术地表达,创作的长篇小说《库楼》(太白文艺出版社,201811月第1),无疑将川东北的乡村故事叙事推向了一个新的境地,为广安当代乡土小说增添了一方新艺术景致,可圈可点,可喜可贺。

《库楼》篇幅宏大,38章,45万字;时间跨度长,从1949年到1999年,共50年;人物众多,主要人物10余人;关系复杂,拉拉扯扯,亲疏爱憎,七彩斑斓。小说以现代视觉观照乡村事实,呈现库楼村主人公田、李、周三家的恩恩怨怨、爱恋情仇,全面、细致、逼真地状写这一历史时期农民生活命运的迁延变化以及思想情感、文化心态的内在变动,在读者面前铺展出传统农耕文明、现代城市文明与时尚网络文明相互交织的近五十年来川东北地区厚重的历史画卷,可谓中国农村社会的历史变革的性记录。

具体到写作本身,长篇小说库楼的写作手法及内涵较为丰富,写作手法可以用“生活纪实”与“艺术虚构”归纳,推而广之,可谓小说文本的一般写作之法;内涵可以用“史”、“思”、“诗”三个字概括,推而广之,可谓一切优秀小说文本的特征。

小说中通过库楼村这个大舞台上活跃着的形形色色的人物生活纪实,同时重点主人公之一的田龙做了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的艺术虚构,增加了副线人物周小满等这一给《库楼》带来立体感的陪衬角色。田龙,这一关键人物,他从出生到隐没,恰恰50年。半个世纪以来,他见证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00年前中国广阔农村的巨大变化。围绕在他身边的男男女女,这50年,伴随着日出日落,风霜雪雨;说东道西,干这干那;酸甜苦辣,生老病死……演绎出库楼这个乡村不断生长的主题与故事,叠加着不断翻新的经历“史”。

小说《库楼》想表达什么?李慕北这个有争议的人物,神龙见尾不见首,他的一言一行已经影响了库楼村的历史与现状,还将隐隐约约地影响库楼村的未来。田见仁与田见智,其思想与作为,在半个世纪的重要关头都有他们的“见仁见智”。这些人物和故事,毋容置疑,隐含了作者的深深思虑,也给读者带去了“思”的空间和余地,让读者感悟到人与土地与粮食的生死依恋,人与自然与社会的恩怨情仇,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村庄不断变迁的迷惘。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无论是“生活纪实”的作品,还是“艺术虚构”的作品,它的语言都必须有“文(文采)”。古人云,“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古今中外的文艺创作实践表明,没有文采的文本,的确是无法流传久远的。因此,文本语言的“弦外之音”“隐忍意义”“发散张力”,都属于“文”,都会带给读者“诗”之审美的。小说《库楼》中,着意刻画人物的或现实际遇、或历史回顾、或未来憧憬,其功能和作用各不相同,有的是反映对过往历史的思考,有的是反映对沉重现实的感叹,有的是反映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但三者合起来则构成现实、历史、心理之立体的多声部的对话、交响,使原本有限的文本顿时产生了互补互生、相辅相成的“内互文”之文本再生产性,无形中极大地拓宽和丰富了小说的叙事口径和“诗”义世界,增加了小说的厚重感、可读性、品味度。小说尾声这样写道:“时近黄昏,忽然飞来一群嘎嘎的乌鸦绕坟场三匝,扑扇起地上的火灰,红的黑的灰的白的如漫天蝴蝶。远远看去,与西天的落霞连成一片,像一只只黑背红翅的怪鸟驭风而行,在双奶山黯淡的剪影里,慢慢地飘散……”这种诗情画意的描写,让小说获得了无限想象的艺术空间,余味无穷。读到这样的文本,读者油然而生的是感动、疼痛、沉重等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绪。

当然,由于篇幅宏大,人物众多,关系复杂,作者实际的写作时间仍相对地显得匆迫了一些,故致小说仍有值得提升的空间。比如一些重要的、关键性的真实生活素材和细节,还可进一步挖掘、提炼和转化,使之更典型、更形象、更生动、更感人;描写地域特色、民俗风情的语言还可适当增加些,使之在当下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文艺作品大潮里面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凸显出独特的“这一个”,进而有效彰显作品的“新颖性”“独特性”“唯一性”“稀缺性”,提高作品的“可读性”“吸引力”“流传度”等等。但瑕不掩瑜,通观《库楼》和唐铭创作的其他文学作品,内容题材都源自作者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火热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在网络时代、在读图时代,在快餐时代,在难以避免的碎片化阅读中,我们尤其需要挤出时间、沉下心来,阅读这样扎根到历史事实、时代生活深处萃取出来的文学佳酿,在作对时代的倾情描绘中获得审美享受

               2019526日凌晨改于嘉陵江畔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35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