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才干:关于十六行诗答高校读者问
一、您是什么时间开始写十六行诗的,有哪些作品?
尹才干答:十六行诗的写作,开始于1978年。最初,写的是“十六行新格律体诗”,后来开始写“十六行新自由体诗”。主要作品有《秋日听文友诉杂诗》《古都西安》《葡萄熟了》《走进中原》《永远活在人民心里》《广安人》《武胜白坪飞龙新村赋》《写给武胜田园的十六行诗(五首)》等。这些作品,有的收入《千家歌词选》(尹才干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出版发行,有的收入《尹才干打油诗集合》(团结出版社2016年4月第1版)出版发行。
二、中国十六行诗的创作原则有哪些?
尹才干答:“十六行新格律诗”创作的形式原则是:十六行,十六句,字数不限,放开格律,但句式整齐,四节,每节四句,四、四、四、四结构。如《秋日听文友诉杂诗》:
四十余年苦面壁,一生心血碾成泥。
我之痛心谁能解,酒后真言面戚戚。
/
曾为书山力跋涉,何处不是青云梯。
文思泉涌成小溪,洛阳纸贵何稀奇。
/
而今时过境已迁,唯留沉思与叹息。
眼前有景千帆过,脚下无花百草低。
/
梦中暖阳常相忆,醒来冰霜铺满地。
何时梦取神来笔?梅开二度题破壁。
——选自《尹才干打油诗集合》团结出版社2016年4月第1版第107页)
“十六行新自由体诗”创作的形式原则是:十六行,十六句,字数不限,句式参差不齐,也是四节,每节四句,四、四、四、四结构。如《梦想在武胜园子的心空里翻飞》:
花儿开了,满园哈欠,
处处伸展着温馨的懒腰。
蝴蝶飞了,鸟儿叫了,
园子成了街市,一切都鲜活了。
/
日子熟了,端出一盘盘水果,
喂养着沧桑,喂养着天真。
岁月如婴孩,醉得东倒西歪,
口角天天流着幸福的奶水。
/
菜园丰收了,黄瓜豆角,
在架上荡着秋千,茄子辣椒,
在畦里排队,盘算梦想,
还有深藏不露的萝卜地瓜。
/
在园外徘徊,栅栏会挡住视线,
进园落下锄犁,种下玫瑰,
将诗画田园入酒,与云天同醉,
从此不走天涯,在家门边播种朝晖。
——选自广安在线《梦想在武胜园子的心空里翻飞》
在创作上,不拘泥于古典诗歌的平仄对仗,但要讲究诗意的生成、意境的营造,要灵活运用大量的时代语言,适当运用中华新韵,要有节奏感和韵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易诵。
三、十六行诗的特征是什么?
尹才干答:写作实践表明,无论是“十六行新格律诗”,还是“十六行新自由体诗”,可以说,它是一种具有中华诗歌美学质地的,现实感强、生活感浓、短小精悍、明白晓畅、富有韵律、雅俗共赏的现代汉语诗歌。
四、为什么读者喜欢阅读和创作十六行诗呢?
尹才干答:我想,读者喜欢的原因有三。一是它是一种具有中华诗歌美学质地的现代新体诗歌。具有音乐性、精炼性、形象性,起承转合结构性,而这些特性,恰恰是中华民族传统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符合全民族的创作阅读心理,容易引起读者共鸣。二是十六行新体诗的句子字数不限,克服了过于整齐划的一沉闷呆板。由于每行字数不限,长短不一,疏密相间,每个诗节的文字就显得错落有致,具有参差性,从而显得形体起伏自然,文气灵动而美观,克服了过于整齐划一的沉闷呆板。三是,诗歌的容量较大、形式自由灵活,便于掌握和运用。一首十六行的新格律诗,其容量相当于两首律诗和四首绝句,便于表达更多更复杂的内容。同时因为十六行新体诗放宽古典诗歌的平仄对仗,每句字数不限,比传统的格律诗以及西方的十四行诗更为灵活、自由,便于读者掌握运用,因此,读者就容易喜欢上十六行诗,从而致力于探索创作十六行体新诗。
(1996年5月21日,有改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