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赵爱:群文阅读《会画画的诗》教学设计
2021-01-10 13:04:42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图像诗的特点,体会图文结合在理解诗情感过程。
2、在具体语境中了解“梭子”、“锦”的意思,会写生字“锦”。
过程方法:
1、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图像诗的特点。
2、培养学生图像诗的阅读、鉴赏能力和语文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母亲对孩子的爱和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感激和爱,并希冀由此赢得学生的思考和共鸣。
2、激发创作、搜集、阅读图像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图像诗的特点,体会图文结合在理解诗情感过程中的作用。
2、激发创作、搜集、阅读图像诗的兴趣。
三、教学程序: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玩看图猜成语的小游戏。(出示三心二意、四脚朝天、胆小如鼠三个成语)
2、过渡:同学们,我们这些成语朋友们,和一幅幅图画交上了好朋友,变成了有趣的成语画。老师悄悄告诉你,在咱们的汉语王国里,还有一位爱画画的朋友呢,引出——诗歌。诗歌怎么画画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几首爱画画的诗。
3、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学的两首诗的题目啊都是伞,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齐读。
(二)学习第一首图像诗《啄木鸟》,了解图像诗的特点
1、课前咱们都预习了,指名读诗,评价。
2、交流读诗后不明白的地方。
3、总结:这首小诗爱画画,它画了一幅什么画?怎么看出来的呀?揭示图像诗的特点:同学们发现,这首诗的题目是《啄木鸟》,写的内容也是啄木鸟,排列的形状又像啄木鸟,像这种诗句排列成和内容一致的诗歌我们就叫它图像诗。(板书)
(三)学习第二首图像诗《伞》,体会图像诗表达情感的特点。
1、过渡:下面我们走进第二首伞,它也是一首图像诗,它的形状像一把伞,老师相信你自己就能把它读得正确、流利,同桌比赛,看谁读得最好?指名读,评价。
2、交流:你有被雨水淋湿的经历吗?你有什么感觉呀?带着感受读红色部分。抓“赶快”一词体会着急的心情。再读。
3、此时一把伞出现在面前,那是妈妈的伞,你会有什么心情?你能非常高兴地读出来吗?是啊,孩子们,从冒雨回家的着急,到见到妈妈的喜悦,开火车读来读出他心情的变化。
4、这首小诗悄悄地走进谁的心里呢?咱们来试一试。齐背诵。
5、此时雨真的停了吗?为什么?妈妈为我们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此时你觉得这里的伞还仅仅是一把普通的伞吗?是什么?妈妈的爱就像伞一样呵护着我们,同学们看,这伞下面的小雨滴还像什么?(妈妈对我们点点滴滴的爱呀!)
6、说话练习:还记得吗?当下雨时……当寒冷时……当饥饿时……
(四)观察图像诗,总结特点
孩子们,一首诗,一幅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板帖),图像诗就是这么神奇有趣。像这样的图像诗还有很多,我们来读一读这一首《诗人的奖杯》,看他写了什么?它的形状像什么?猜一猜它的题目会是什么?
朗读并观察这几首图像诗、《火车》、《电线杆》、《水龙头》,总结特点:
图文一致
文字巧妙排列
符号边框的适当添加
巧用颜色
形式多样,可添加配图
(五)创作图像诗,激发创作的兴趣。
1、我们来看这首诗,一起来读一读。题目是——《生命树》,写的内容是—树,如果我们把它创编成一首图像诗,你觉得它的形状会是什么?赶快动手试一试。
2、展示、评价。
(六)总结,激发阅读图像诗的兴趣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图像诗,读了图像诗,还自己创编了图像诗,收获可真大呀!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读读林芳萍的《爱画画的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