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尹才干—中国图像诗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35

省作协赴武胜小分队散记

$
0
0

省作协赴武胜小分队散记

O尹才干

 

92627日,四川省作家协会组织小分队赴武胜开展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

小分队一行14人,由四川省作协创研室主任、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马平领队。在武胜县,小分队先后深入宝箴塞镇方家沟村、沿口古镇旅游区、白坪乡高洞村、飞龙镇卢山村、三溪镇观音桥村等地参观、考察,深切感受武胜新农村建设的理念和成果,并与当地村组干部、致富能手、产业带头人等进行广泛交流,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学习他们勤劳勇敢、开拓奋进的精神。

 

一、深入生活

每到一个新村,小分队的成员便积极主动走访当地农户,探寻他们创业的足迹,聆听他们幸福的故事,分享他们致富的喜悦。

跨进宝箴塞方家沟村,作家们认真听取和记录乡亲们发展旅游产业的情况介绍。2014年,方家沟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近年来,方家沟村充分利用“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箴塞”这张名片,将其打造成国家AAAA级著名旅游景区。如今,游客络绎不绝,旅游产业方兴未艾。

来到龙女湖规划馆,观看武胜城市建设规划形象片。武胜县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大手笔发展,一座集环境、产业、文化、生态、休闲、旅游等特色于一体的江湾湖畔休闲城很快崛起在嘉陵江畔。“短短时间里,武胜的城市形象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超出想象。武胜速度,令人难忘。”看了这些震撼的场景,作家们惊叹万分。

创客乐园、下坝院子、竹丝画帘馆、张家院子、朝门院子……作家们迈进规划50平方公里的武胜县现代农业园区,一路上风光如画,行进路线犹如一条蜿蜒的项链,将沿途珍珠般的景区景点镶嵌在一起,大家不禁举起大拇指啧啧赞叹。

路过白坪乡高洞村创客乐园,行走在弯曲的石板路旁,映入眼帘的是创意纷呈的盆栽作品。园内虽然没有什么高科技产品,但这些作品却引得作家们纷纷驻足观赏。创客乐园负责人告诉大家,这些创意作品均来自民间“创客”之手。“他们把自己平时利用废旧物品原创的盆栽作品存放在乐园出售。”该负责人说,他们办“创客乐园”看中的是新村保留下的田园风景和不错的旅游客流,探索的是一条“小投资+创意资本”的新村产业建设模式。

当作家们一脚踏进下坝院子,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再现的是40年代到8090年代的土墙茅草房、穿斗木板壁瓦房、岩居室、家具、摆设……乡村干部说:“这些逝去的生活场景,极易勾起中老年人对儿时的记忆,更是青少年了解祖辈生活的窗口。不仅起到了传统教育作用,而且丰富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因而受到游客的热捧。”

步入卢山村张家院子,只见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农家小楼集中相连,倒映在清澈的池水中;菜园里,五颜六色的鲜花与绿油油的蔬菜相得益彰;庭院中,绣娘们正聚在一起琢磨竹丝画帘的新工艺;游乐场里,孩子们自由自在地快乐嬉戏;众多游人或垂钓湖面,或流连田园风光,或悠然品茗。好一幅“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新农村画卷。

位于观音桥村的朝门民国风情大院,是三溪影视基地的核心区,这里的房子均为青砖、青瓦、白灰的民国时代川东民居建筑风格。20154月,武胜县结合大院的建筑特色,按照传承文化塑景观的原则,深入挖掘和精心打造,增加乡味本色,融入乡愁元素,修旧如旧。建成后,房子还是曾经的模样,各家各户设置了前庭后院、院落门头,巷子间的小路变成了石板路,院坝不再坑坑洼洼,还建起了生态污水处理厂。那栋最老的民居,被改造成民国民俗馆,村民们曾经使用过的袁大头、风箱、剪刀等老物件被陈列其中。大院里开起了茶馆,坐在宽板凳上的人们,在这里谈天说地,惬意非凡。那间曾经摇摇欲坠的猪圈,则被改成了八戒咖啡馆。农家乐等餐饮业态已经形成。重庆电视台品牌栏目《雾都夜话》,多次到这里取景。这一切的一切,看得作家们恋恋不舍。

从朝门院子出来,作家们一行光临“桔子红了”广场。大家看规划,赏美景,抒豪情,感慨万千:

其一:近年来,武胜县坚持的“一个幸福美丽新村,就是一个乡村旅游景区;一个新村聚居点,就是一个乡村旅游集散地;一户生态农居,就是一个小景点”,把民俗乡情文化、农耕田园文化、生态庭院文化等有机融合,进行文化传承和保护,大力提升景区文化底蕴的新农村建设理念值得推广。

其二:按照传承文化塑景观的原则,进行深入挖掘和精心打造,突出乡味”本色,融入“乡愁”元素,让人游览其间找回失去的记忆。如此,农家乐文化、新农村文化、风俗民情文化、乡土文化、民居建筑文化、传统劳作文化等旅游文化就为乡村旅游找到了灵魂和精髓,值得借鉴。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谓之全球性的“朝阳产业”,身临武胜之境,便能真真切切理解到这句话的内涵。在这里,不得不信——经营田园并注入休闲旅游的新活力,就是经营乡村,就是经营农民的幸福生活。

而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正在武胜全力崛起,雄步跨越。武胜——“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盛名不虚。

 

二、创作构想

通过在武胜为期二天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作家们亲身感受了近年来武胜在新农村建设、旅游产业发展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民生、城市等各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感动于武胜县领导的远见卓识、开拓创新、敢为人先,感动于武胜的乡亲们勤劳勇敢、只争朝夕、拼搏奋进,感动于武胜山川的钟灵毓秀、如诗如画、美轮美奂,获得了丰富、鲜活的写作素材。大家纷纷表示,要把这次“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成果,体现到自己富有个性的文艺创作中,努力把人民群众作为表现主角,把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生活作为主要表现内容,广泛运用和提炼人民群众喜欢的语言、风格、样式,从人民生活中锻造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为武胜的经济社会发展鼓与呼:让更多人了解武胜、认知武胜、爱上武胜、建设武胜。

 

三、作家素描

著名小说家、四川省作协创研室主任马平,视野开阔,思维敏捷,点子不少,妙语如珠,给人启示多多。他常常挤时间与村民深入交谈,兑现他“甘当小学生”的诺言。

四川省作协创联部干部程红女士,细心周到,把整个实践活动安排得井井有条。她笑口常开,助人为乐。一颗如乡村般淳朴善良的心,一如她美丽的容颜。

著名作家、成都市交管局干部王荣,沉稳睿智,发言不多。我猜想,他可能已在思考如何用小说巧妙而生动地反映武胜的新农村建设了。

著名小说家,第八届“四川文学奖”评委刘甚甫,语言简洁、精炼、深刻、幽默,诗意而灵动。他在武胜三溪朝门院子,还讲了一段雅俗共赏的评书,让乡亲们笑得前俯后仰。

著名小说家、渠县作协主席李明春,雅兴甚浓,特别关注农村,一路走,一路思考。他那前额的纹路,仿佛田园阡陌,蜿蜒着农人的艰辛与温馨。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四川辞书出版社编辑张国文,为人耿直豪爽,写得一手很棒的报告文学,还推崇格律诗创作。他听别人说起我(尹才干)的图像诗、打油诗,曾经引起广泛争议,还被选入高校教材,很担心我不喜欢格律诗,坦诚地与我交换意见。我真诚地告诉他:放心,我是一个民族文化捍卫者,我的血液中流的是炎黄文化的基因。多年前,我就提出过中国第一个诗歌公约——“立根诗歌公约”。什么是“立根”,就是继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这其中就毫不例外地包括了唐诗、宋词、元曲。

著名诗人、广安市文联主席童光辉,他经常哼着嘉陵江、渠江的民歌,仰望渺渺苍穹,脚踏沉沉大地,俯视滔滔江河,让世界万象内化于心,在客观物象与理想精神的碰撞中,点燃神奇的创作灵感。已为武胜这片热土写下了不少语言唯美,诗意厚重且富于哲理的佳作。

著名散文家、广安市作协主席邱秋,他以华蓥山般厚重、渠江般灵动的眼光,审视武胜的新农村建设,有理由相信他会写出一篇独具匠心的力作来。

 “我在阆中等您!”这句口号,家喻户晓,闻名遐迩。我多次到阆中旅游或采风,但都没有看见温文尔雅、笑容常在的美女作家、阆中市文联主席彭莉,在那里等我。

著名散文家、仪陇县作协主席吴显果,经历丰富,乡愁浓浓。满目皆是历史人文、风俗地貌、发展成果,叫人佩服。

著名散文家、苍溪县作协副主席周立新,文笔优美。在他的笔下,处处是景,步步生辉,让您流连忘返。

著名诗人、南充市嘉陵区作协主席黎杰,以前,我只闻其名,未见其人。今日相见,格外亲热。他的诗不错,经常参加全国诗歌大赛,一不小心就获奖。这次,他还有一个特别身份——摄郎。让大家的绰约风姿,不经意间就在时光中定格。

著名散文诗人、《渠江潮》执行主编王春雁,闪闪发光的是满身的散文诗密码。他的眼里全是诗意的世界,他的笔下流淌的全是优美动人的自由、含蓄、洒脱的散文诗。

著名诗人、《龙女湖》执行主编冯林,不知他全身藏了多少诗歌细胞。随便发芽一颗,就会长出无数诗行。

著名青年小说家莫为,是这次主题实践活动的特约参与者。她的作品,构思奇特,语言诗化,地域特色凸显,读来过瘾。相信她创作的新农村小说,会别具一格。

2016928凌晨速成于嘉陵江畔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35

Trending Articles